三维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4-08-07 20:52:54  作者:企业动态 浏览次数:

  公司是处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的生产商,是集输送机械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整机系统集成方案服务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截至2022年12月31日,企业具有专利80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拥有研发生产设备、办公生产场所、相关经营资质等关键业务资源。此外,公司是提升带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公司设有江苏省散装物料输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镇江市散料输送装备重点实验室,拥有从事25年以上散状物料输送机械配件研发及工程服务的专业方面技术团队。企业主要为粮食、饲料、油脂等输送机制造商提供质量高、性能好的配件,其次也直接销售产品给计算机显示终端。公司能够很好的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各类输送机械配件的需求,系统地保证产品质量,大幅降低客户采购成本。公司在国内采用直销的方式开拓业务,在国外采用直销与分销相结合的方式开拓业务。收入来源主要为产品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按照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老产品质量提升力度、技改力度、产能扩展力度,加强质量、交期和内部控制管理,积极开拓市场,结合运用价格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提升,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

  在产品研发及智能改造上:在新产品开发上,进行了聚氨酯钢管、聚氨酯整芯提升带、白色头轮包胶插片等产品研发;在智能改造上,进行了畚斗自动打孔包装喷码一体机、平板硫化机冷端与冷定型、胶带裁带及打孔机一体机、配料混合系统、双工位加工及压辊装置、超高刮板一次开槽成型设备、PVC生产线改造、内链节自动压铆装配生产线等开发。新品开发与智能制造的实施,为公司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在市场开拓上:进一步优化布局斗提输送、皮带输送、刮板输送、螺旋输送四大类输送装备配件产品系列,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完善公司输送装备配件全系列配套及集成方案提供的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降低其运营成本,赢得客户青睐。

  在内部管理上:进一步精简优化组织结构,不断改进优化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立了针对岗位职责的全方位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了对全员岗位职责内的定量考核;同时,通过考核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持续改进。进行了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精益生产管理(APS)、办公自动化(OA)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并不断实施流程优化,系统地提高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处理及管理能力,为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了系统、全面、高效的保障。

  在对外协作上:进一步加大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江苏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江苏省散装物料输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镇江市散料输送装备重点实验室,培养公司高层次研发人才;与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公司高层次技师。

  各类散装物料输送机械在粮食储运、饲料加工、矿山开采、建筑、港口码头、电力、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均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需求导向型行业,其市场容量与下业发展状况及固定资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未来,随着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粮食储运、饲料加工、矿山开采、建筑、港口码头、电力、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发展持续稳定,这些领域的散状物料输送量及输送效率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散状物料输送机械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粮食储运是散状物料输送机械的主要运用领域之一,也是公司目前产品销售的主要市场。

  我国要用约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粮食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2020年,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粮食单产有所提高,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

  分季节看,夏粮、早稻、秋粮均实现增产。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2857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1亿斤,增长3.9%;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增长0.7%。

  分品种看,稻谷、小麦、大豆产量均增加,玉米产量略有减少。2020年,全国稻谷产量4237亿斤,比上年增加45亿斤,增长1.1%;小麦产量2685亿斤,增加13亿斤,增长0.5%;大豆产量392亿斤,增加30亿斤,增长8.3%;玉米产量5213亿斤,减少2亿斤。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2021年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同时,要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稳定大豆生产,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随着国家对粮食行业的大力支持,粮食仓储流通行业的不断规范,将促使散装物料输送机械保持较稳定的市场需求。

  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度,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9463.3亿元,同比增长17.0%;总营业收入9072.8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饲料产品产值8445.9亿元、营业收入81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16.9%;饲料添加剂产品总产值932.9亿元、营业收入85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2.4%;饲料机械产品产值84.5亿元、营业收入8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8%、32.2%。

  2020年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5276.1万吨,同比增长10.4%。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749家,比上年增加128家;饲料产量13352万吨,同比增长19.8%,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2.8%,较上年增长6.2个百分点。全国有9家生产厂年产量超过50万吨,比上年增加2家,单厂最大产量122.6万吨。年产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33家,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4.6%,其中有3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的不断扩大,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逐步打造全产业链的农牧结合模式,建立较强的企业竞争优势和抵抗风险的能力,2020年,受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家禽存栏高位、牛羊产品产销两旺等因素拉动,全国工业饲料产量实现了较快增长,国家对饲料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未来我国的饲料产业也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我国港口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货物吞吐能力稳定增长。2018年全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191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内河建设完成投资628亿元,增长10.3%;沿海建设完成投资563亿元,下降15.8%。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3.45亿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4.50亿吨,增长3.4%;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10.66亿吨,增长3.8%;金属矿石吞吐量21.22亿吨,增长3.1%。

  2019年全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137亿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内河建设完成投资614亿元,下降2.3%;沿海建设完成投资524亿元,下降6.8%。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51亿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1.88亿吨,增长4.3%;内河港口完成47.63亿吨,增长9.0%。全国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6.26亿吨,增长4.4%;完成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12.14亿吨,增长7.9%;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22.20亿吨,增长2.6%。

  随着下业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散状物料输送机械的输送量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设备的输送效率,降低物料的损耗,对输送机械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煤矿产业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经常处于高热状态下运行,并且开关机的频率比较高,而要保证频繁的操作不会造成设备故障,这就要求零部件的质量过硬;又比如粮食行业,因为在输送过程中时间长、环节多,无法避免的会出现破碎的现象,严重情况下破碎率高达35%以上,而导致粮食破碎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输送机械中畚斗、传送带、链轮等部件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因此,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开发更多结构形式的零部件,以提升输送效率,降低合理损耗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散状物料输送机械属于通用机械设备的一种,但由于下游客户类型多样,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工作条件均不同,对于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输送机械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能提高可替换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

  同时,由于散状物料输送机械生产所需的零部件种类众多,而其中的核心装置及设备较为关键,其技术含量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技术水平及运行效率,是整个输送系统的核心,通过对核心零部件的精细化设计有利于生产企业集中研发力量,突破技术难点,开发重点产品,提升整体设备的技术性能。未来,散状物料输送机械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输送机械的自动化主要根据输送机启动、运行中的负载情况、传送速度、传输距离等因素灵活调整输送机的运行参数,实现设备的自我控制,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目前,国外已经将动态分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监测技术应用于输送机械上,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大功率软启动、自动张紧等新技术,提高了输送机械的启动性能和动态监控能力。随着计算机水平的飞速发展,输送机械的智能化控制也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方向。

  公司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利用已经形成的市场优势以及技术研发、人才、管理等方面优势,以市场扩张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为动力,着力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优势,以现有6000多家客户为基础,全面布局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核心配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构建“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

  散状物料输送机械零部件产品有品类多、规格杂、应用场景复杂多变的特点,特别是粮食行业领域,饲料加工、碾米加工、小麦加工、面粉加工、油脂加工等各个门类的粮油储运加工装备体系对零部件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只有综合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的零部件产品供应商才能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完成新产品、新材料、新结构的设计、研发、制造并在下游推广应用。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初步成功建立了涵盖四种主要输送形式、5000多种规格型号的输送机械零部件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凭借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与信息化创新,在行业细分领域中取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将继续强化“一站式”服务理念,完善四种主要输送形式输送零部件布局,具体措施如下:

  在产品及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加强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对塑料、橡胶等材料改性技术的深入理解及多年积累的研发经验,围绕“一站式”采购经营理念,完善四种主要输送形式的输送机械零部件新品开发,不断在应用层面上对产品结构、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关键生产设备改造升级,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

  在模式创新方面,公司将“一站式采购”的业务模式带入了输送机械零部件行业,改变了行业内零部件产品的供应方式。公司将继续夯实斗式提升机零部件市占率,并逐渐扩大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产品覆盖面,基于对零部件产品应用场景的深入研究,加强对非标零部件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归类,对标准产品进行系列化扩充,提升客户的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并通过产品标准化提升输送设备的设计效率和品质稳定性,推动输送设备行业的整体进步。

  在信息化创新方面,对企业资源管理(K3/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精益生产管理(APS)、办公自动化(OA)、协同管理(PDM)等系统进行全方位升级,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体系,针对输送部件零部件产品订单多品类、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通过工业信息系统深入改造和连接协议,完善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生产流,确保从订单、生产、采购到交付的全环节信息化管理。同时,积极投身“智能化工厂”的打造,通过全环节信息化管理与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构建设计制造一体化、管理信息化、控制自动化的智能制造体系。

  散状物料输送机械零部件行业最常用的原材料包括橡胶及制品类原材料(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有机化工类原材(如PE、PA6等各类塑料粒子),石油是合成橡胶以及塑料粒子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石油价格波动对合成橡胶以及塑料粒子价格影响较大;天然橡胶产量受到天气、橡胶林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亦较为频繁。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之间还具有较强的替代关系,价格具有传导效应,也加大了价格波动的频率。橡胶以及塑料粒子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会对行业内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冲击。2020年末以来,天然橡胶、聚乙烯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上涨,对行业内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国内的散状物料输送机械行业总体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积累,在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均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作为行业内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不但需要运用先进的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还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方案设计,满足客户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目前,专业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公司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粮食储运、饲料肥料输送机械行业,产品客户群体相对较为集中,公司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出现大幅下调或者公司的下业出现一定萎缩,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应对措施和管理效果:公司目前以粮食储运、饲料加工行业为主,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小,通过为进一步发展散装物料输送配件,公司会紧跟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市场调研、市场数据统计分析等措施把握输送行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节奏,通过不断加强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不断完善产品生产线等措施,在确保粮食储运、饲料加工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强其他领域输送配件市场的开拓。

  近年来输送机械配件行业国内外产品价格及质量竞争将日益激烈,存在竞争风险。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扩大产能、智能化改造设备、产品结构调整、工艺路线优化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应对措施及管理效果:公司将充分发挥替代性较弱的品牌优势、已经形成的市场优势以及技术研发、人才、管理等优势,以市场扩张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为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从各方位保证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

  公司产品涵盖工程塑料、橡胶及金属制品类,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和金属。这些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虽然公司能凭借自身行业优势地位,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调整产品结构等措施有效化解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和管理效果:公司首先将进一步对供运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对大宗原材料采购选择合适的购买切入点;其次,加强供应商管理及供应商准入机制;最后,对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的销售价格上升及时与客户沟通。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账面净额为3,417.73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8.24%。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比例为95.14%,且与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如果相关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应收账款仍存在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

  应对措施和管理效果: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完善赊销管理制度,制定客户赊销等级的评定,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把应收账款不能回收的风险降到最小。

  公司的核心技术研发依赖于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尽管公司实行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对相关存储设备、电脑进行严密监控,但公司仍可能面临因技术漏洞、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流失导致的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应对措施和管理效果:一方面,公司会跟聘用的人才签订保密协议,严格约定公司各类人才对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进行保密;其次,公司为核心技术人员提供了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并为其提供优厚的工作生活环境,以稳定、团结、吸引各类人才;再次,公司采取模块化研发生产流程,使单个员工难以获知整个产品研制生产的全部内容,从而保障相关技术资料的安全。

  2022年度公司外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90%,外销业务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较大影响。本公司产品外销主要以美元、加币进行结算,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加币汇率的变动将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人民币对美元、加币升值对本公司经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使公司以美元、加币报价的产品价格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受到削弱,产品竞争力下降,影响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二是直接影响公司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按照不同时点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汇兑损益金额。公司将加强对汇率市场的研究,提高预测、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能力,同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将通过合同条款的优化防范汇率风险,努力使公司汇率风险降至最低。应对措施和管理效果:公司将加强对汇率市场的研究,提高预测、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能力,同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将通过合同条款的优化防范汇率风险,努力使公司汇率风险降至最低。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维股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