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的包钢集团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基地,也是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公司,物资消耗量大、流程长。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包钢不再仅仅立足于少污染或不污染,废水、废气和固态废料,让“三废”循环起来变成“三宝”,“三废”成了包钢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钢铁企业是用水大户,也是产出废水的大户。包钢投资1.6亿多元建起了污水处理中心,经处理后的污水不仅让它再回到工业生产中去重复利用,还让厂区的喷灌滋润周围的小草。
废气——高炉在产铁的同时产生高炉煤气,转炉产钢的同时产生转炉煤气,焦炉产焦炭的同时产生焦炉煤气,过去这些煤气基本被点了“天灯”。随着包钢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对热电厂燃煤锅炉改造为纯烧高炉煤气,改烧高炉煤气后的热电厂3台工业锅炉每小时可多利用高炉煤气40多万立方米,每年少用动力煤60万吨。
在包钢,过去选矿工艺产生的尾矿、高炉渣、钢渣、粉煤灰、含铁尘泥(灰)等废物都弃之堆积,一年累积就达上百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和污染源。现在,包钢人都将其作为宝贵资源开发利用:高炉渣,采用INBA水渣处理系统处理,用于水泥、砼材料和建材制品原材料;炼钢渣尾渣,变成了草坪砖、地面砖,成了路基的回填料和公路路面“骨”料;含铁尘泥、轧钢二次尘泥、转炉泥,直接返回烧结,或造球返回炼钢。
包钢安全环保部副部长宁辉栋介绍,从2001年到2006年,包钢的钢产量由421万吨增至748万吨,增长了78%,而同期的能耗大幅度降低。2001年到2006年,吨钢耗水从20.5吨降至7.9吨,降低了61%,提前达到国家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的到2010年吨钢耗新水8吨以下的目标。吨钢综合能耗也以每年100千克标煤的幅度在降低,到2006年,降到了779千克标煤。
与包钢集团的异曲同工。作为水泥企业里典型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乌兰水泥集团把循环经济做到水泥生产之外,用企业配置资源,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经济运行过程,诠释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内涵。
无论是闲置多年的内蒙古草原特有的风积沙还是都会存在于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废渣、污水,无论是下马企业留下来的闲置土地、厂房、仓库,还是被淘汰的小水泥厂、小粉磨站,乌兰水泥统统将其变“废”为宝。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乌兰水泥拥有两处分别为1.5亿吨和4亿吨的褐煤矿。按照我国煤资源在坑口转换率要达到60%的要求,乌兰水泥利用电力优势,自行建立了3万千瓦的电厂,通过电厂和煤炭的联动,为城市集中供热。这一联动使得多年来遍布集宁的400多座小烟囱、小锅炉销声匿迹。
近些年,内蒙古地区草原沙化形势趋紧。据统计,通辽地区沙化面积达70%以上,每年以几公里速度向东南推进,沙害形势非常严峻。近几年,乌兰水泥将其作为水泥原料,成功吃掉了10余万吨的风积沙。在城市垃圾处理上,乌兰水泥利用水泥窑热量,将集宁分离出的近10万吨可燃物垃圾通过循环流化床作无害化处理,部分用作水泥生产原料,此举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解决了耕地占用的问题
“企业小循环、产业大循环”。如今,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内蒙古,正在扭转过去多年来单纯靠资源开发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力向循环经济转变。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以及包铝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蒙西高科技工业园区、黄河工贸集团、托克托工业园区等相继走上了循环经济之路。
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以盐、煤化工为主导,精细化工、有机原料、电力、建材等相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带动着上、下游70个配套企业各具特色一起发展。在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利用本地丰富的玉米资源,构筑起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形,煤矸石—中煤—煤泥综合利用产业链和煤矸石—电—粉煤灰—氧化铝(水泥)两大产业链正在发展。托克托工业园区依托当地玉米资源和大唐托电充足的电力供应,正努力打造玉米深加工和生物制药两大产业链。
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推动着资源加工转化和经济结构升级,让内蒙古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